避风港概念到平台对用户在线分享的内容承担全部和直接责任的监管转变从一开始就引发了无数质疑。其中,关于托管平台的定义以及对其施加的义务范围,各国法律文化一直存在分歧。该指令在国家实施阶段已经出现的显著差异证实了这种异质性(参见Mezei 等人、Husovec/Quintais)。
然而,最受关注的是第 17 条从保障互
联网用户基本权利的角度来看的风险性(参见欧洲版权协会、Quintais 等、Geiger/Jütte)。欧洲立法者的 澳大利亚电报数据 目标,如在第 61 节以下部分中所述。 《CDSM 指令》的目的和意义在于:一是确保对版权持有人给予充分的保护和报酬;二是促进网上信息的自由交换。特别是第17条明确规定,该条款的目的绝不是限制不侵犯第三方权利的网络内容的传播。上传由所有者授权、属于公共领域或属于版权例外与限制范围的内容(例如用于引用和戏仿的内容)必须保持合法且在技术上可行。
而这也正是该法律案件的关键所在:如何将这一切变为现实?第 17 条的文本因其过多的技术性而受到批评,以至于被 推出新技术产品的初创公司是否面临竞争? 称为“可怕的”条款(参见杜索利尔)。该规则实施难度的前景也促使欧盟委员会发布了一份具体的指导文件,但这并未平息有关平台对合法和非法内容进行“分类”的激烈争论。
波兰提起的撤销之诉正是基于这一点。波兰政府表示,为逃避第 17 条责任而对平台施加的条件不 WhatsApp 数据库印度 可避免地会导致后者安装“审查”过滤机制,能够区分合法内容(已获得授权或不侵犯版权)和非法内容(未经权利人授权或报告,也不属于例外情况)。这些过滤器将对平台用户行使言论和信息自由构成不成保护言论自由和比例的干涉,而这恰恰是《欧盟基本权利宪章》(CFREU)第 11 条所规定的。
(某些) 上传过滤器的合法性
欧洲法院分析了波兰提出的担忧,并根据总检察长 Saugmandsgaard Øe 的结论,确认了第 17 条的合法性,认为没有不合理地违反《欧盟框架公约》第 11 条。欧盟法院重申了言论自由基本权利的重要性和广泛范围,并承认第 17 条将不可避免地导致平台使用能够识别和屏蔽非法内容的自动过滤器,从而限制用户的言论自由,但推翻了波兰的解释路线,认为这种限制是合法的。法院的论点基于在基本权利之间实现公平平衡的需要,最重要的是基于欧洲立法者的意愿,即更有效地保护《欧盟框架公约》第 17(2)条所规定的知识产权。